金秋十月,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段村鄉(xiāng)趙溝村,村民趙安朝正從鍋里撈出剛燉好的柴雞,準備進行下一道烹飪工序。趙師傅今天做的是熬炒柴雞,這是他們當?shù)貍鹘y(tǒng)的美味,無論做法和味道都很有地方特色。
在中原人的飲食習慣里,對農(nóng)家柴雞的評價很高,無論是熬炒還是煲湯,都希望吃上一只正宗的柴雞。可近些年因為農(nóng)村養(yǎng)雞的人家越來越少,所以正宗散養(yǎng)并且不喂飼料的柴雞很少,即使有些人家喂上幾只,一般也都是自己吃或者送親戚朋友。
趙師傅的農(nóng)家樂開在趙溝古村里,算上今年已經(jīng)是第七個年頭了,由于他們用的食材都是農(nóng)家自己出產(chǎn)的東西,另外做法也不花哨,這種返璞歸真的味道,反而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品嘗。
趙師傅院子里養(yǎng)的柴雞,無論大小都是120元一只,“我們的雞子不輪斤,反正都在院子里跑,抓住哪個吃哪個,現(xiàn)吃現(xiàn)殺,就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?!壁w師傅說到。
正在地鍋里燉的柴雞,看起來精瘦,雞胗、雞肝都在鍋里,放的調(diào)料也很簡單,只有茴香、花椒、辣椒和蔥姜蒜,趙師傅說燉雞的時候放的鹽很少,這樣等雞燉好之后大家還可以喝雞湯。
燉雞用的是地鍋,大火之后轉(zhuǎn)小火,要進行一個多小時的燉煮。在雞有七八成熟的時候,趙師傅把之前殺雞接的半碗雞血端了過來,順著鍋邊倒進了鍋里,雞血遇熱凝固,一會兒可以和雞肉一起下鍋炒。
待雞肉熟了之后,趙師傅將鍋里的雞湯盛到一個大碗里,他說這些熬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,有些顧客喜歡喝湯,也有些顧客會要求用這些湯下掛面吃,總之客人喜歡怎么吃他就怎么做。
這些撈出來的雞肉,趙師傅要趁熱把肉撕下來,撕下來的肉也有幾種吃法,有些要紅燒,有些要干煸,還有些要求簡單炒一下就行,按照當?shù)卮迕竦某苑?,一般是放辣椒炒一下,這樣比較出味兒。
這邊趙師傅已經(jīng)準備好了炒雞用的配料,配料同樣很簡單,辣椒換成了青辣椒,茴香、花椒、蒜瓣和姜片,其中花椒還是他們山里自己種的,很新鮮。
同樣是在這口鐵鍋里,趙師傅把火燒大,熱鍋倒油,放進前面準備的配料,然后把撕好的雞肉倒進鍋里翻炒,在快要成熟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醬油。
炒好的雞肉,香味撲鼻,這種雞肉吃到嘴里筋軟有彈性,和一般的白條雞絕對不一樣。趙師傅說以前老百姓殺雞都是這樣吃的,至于現(xiàn)在流行的加土豆的大盤雞,那是外來的吃法。
百余元一只的柴雞,有菜還有湯,其實也不算貴,畢竟在城市里買只活的柴雞,還要一百多元了,并且還不一定是真是假。趙師傅說現(xiàn)在吃雞的人不少,但是現(xiàn)在柴雞少,他自己養(yǎng)的供不上,去村子周圍買也供不上,這也是個小問題。攝影記錄|張春光(圖文鄉(xiāng)土河南原創(chuàng),剽竊必究)